• <rp id="8gnjk"><object id="8gnjk"><input id="8gnjk"></input></object></rp>

    <button id="8gnjk"><object id="8gnjk"></object></button>
    <button id="8gnjk"></button>
    1. 首頁 > 人物風采
      【會員風采】章志福:用科技創新服務社會的青年企業家
      2022-07-15 2043
      來源:本站
      作者:陸銀

      編者按:

      矢志不渝跟黨走、攜手奮進新時代。在我國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中,武漢民建會員傳承民建優良傳統,積極履職擔當,展現出奮進新時代的新風貌,武漢民建微信公眾號將不定期推出“會員風采”專欄,敬請關注。

      image.png

      章志福,民建武漢市青山區工委委員,2012年畢業于武漢大學,物聯網工程專業博士,武漢市政協委員、青山區工商聯兼職副主席、武漢盛銳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。一直致力于AIoT領域的技術研究和推廣,潛心研究物聯網技術,積極推進物聯網示范項目,獲得多項知識產權專利,先后多次參與制定行業標準。2015年入選第四批武漢市黃鶴英才計劃;2016年獲第九屆武漢青年五四獎章;2019年入選第四批中組部國家“萬人計劃”高層次領軍人才。2019年4月,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武漢時,作為優秀創業青年科技工作者,在青山區工人村街青和居社區服務中心受到總書記的親切接見。

      敢于突破,追求卓越,用科技創新服務社會,這就是青年企業家章志福。

      田間一遇 ? 與“智慧農業”初結緣

      2013年夏天,在江西老家,他偶然遇到袁隆平院士團隊在田間采集數據。這次偶遇,引發了他深刻的思考:在農業現代化的背景下,像這樣前沿的團隊都還在使用人力監測水稻生長數據,如果將自己研究的物聯網技術與雜交水稻項目進行結合,是不是就可以提升農業科研效率和深度挖掘數據價值?基于這一思考,他毅然辭職,創辦武漢盛銳豐科技有限公司,開始從事智能裝備、物聯網系統的研究和推廣。經過他和團隊的不斷努力,最終建成了“雜交水稻生長全過程遠程監控管理系統”及雜交水稻大數據平臺。次年,章志福帶著這一系統,到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向袁隆平院士進行展示,得到了認可。該系統迅速被推廣到雜交水稻“百畝千公斤”攻關點,并在全國多地農場得到應用,為農業生產和研究帶來了極大便利。

      敢于突破 ? 攜“電力互聯”再出發

      盡管章志福和他的團隊在物聯網領域智能傳感、數據采集終端、智能控制、傳輸裝備、云平臺和大數據分析領域積累了豐富經驗,并在智慧農業領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,但他并不滿足。2019年,“碳中和”、“碳達峰”理念提出后,他又將目光投到了數字能源領域,并迅速帶領團隊利用物聯網技術著力研發打造“電力互聯”。他認為,自己的物聯網核心技術不應僅局限于農業領域,傳感設備也可以嵌入和裝備到電網、橋梁、公路、建筑、供水系統中,與互聯網整合,對網絡內的人員、機器、設備和基礎設施實時智慧管理。物聯網技術應用應該還有更廣闊的空間值得探索。

      經過兩年的潛心研究和實踐,章志福團隊的研究已初見成效,其產品順利獲得發明專利。在辦公室里,他詳細介紹了自己的產品:兩個外形約成人巴掌大小的長方體設備盒,只需安裝在電箱并連通,再連接網絡,使用者就可以在手機微信端小程序上,及時檢測、獲取、分析該電力設備的各項數據。管理人員可實現遠程的數據管理、安全管理和系統控制,技術人員也可依據這些數據進行評估。章志福指出,火災事故絕大部分是隱患未能及時發現,如能合理利用他們研發的電力互聯技術,便可通過傳感器實時監測數據,一旦出現漏電、電力設備運轉不暢等異常情況就會發出預警。網絡后端的技術人員便會前往現場進行檢修,把事故“扼殺在源頭”。我國是基建大國,能源基礎設施遍布全國各地,如能充分利用物聯網技術,不論是鬧市還是無人區,都可以實現精準的遠距離管控,極大地解決管控難、效率低的問題。

      目前,該研究成果已在電力能源領域進行試點,盛銳豐也成為全國屈指可數從事該領域生產研究的企業。從2013年“智慧農業”到2019年“電力互聯”,章志福帶領工作團隊勇于突破“舒適區”,終成功開辟新篇章。

      追求卓越 ? 以“萬物互聯 ”為方向

      雖然“連戰連捷”,但章志福并未放緩追求創新的腳步。他表示下一步計劃把物聯網技術和校園學習、管理結合,與各高校合作研究“智慧校園”,。在不久的將來,“物聯網系統”會廣泛應用到校園安全、物流、能源等各大領域,真正實現“萬物互聯”。

      暢想未來時,他強調,技術沒有行業壁壘,也并不高高在上。我們只有將高端的技術理論,與大眾的生活貼合在一起,在實踐中不斷提升,讓技術找到合適的運用領域,最終服務于百姓生活,才是對社會有價值、有意義的事。

     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體學習中強調,“要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,要加強戰略布局,加快建設智能、云網融合、智能敏捷、綠色低碳、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綜合性數字信息基礎設施,打通經濟社會發展的信息‘大動脈’?!?/p>

      從2013年章志福辭職開始物聯網技術實踐研究起,時至今日,他一直專注帶領團隊運用物聯網和大數據創新應用技術,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,實現了物聯網技術從智慧農業到智慧工業的跨越??v觀全國,基于中國廣泛應用市場的優勢,物聯網技術研究和實踐取得了一些進步,但這項技術研究仍處在早期階段,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章志福表示,作為科技工作者,我們要積極響應總書記關于“充分發揮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,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,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、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模式,不斷做強做大做優數字經濟”的倡導,敢于突破,追求卓越,用科技為人民生活帶來便利,用科技為中華民族復興貢獻力量。

      章志福,民建會員的優秀青年代表,一位凝聚科技力量、書寫韶華篇章的企業家。

      (作者系民建青山區會員)

      上一篇:

      永遠不泯的信念——記民建...

      下一篇:

      【史海鉤沉】蕭同智:擔任...

      申請入會

      會章會史

      武漢民訊

      慈善關愛基金

      返回頂部

      日本人又黄又爽又色的视频|欧美综合精品久久|人人澡超碰碰中文字网友自拍|国产色黄福利抖音短视频